第四十七章 李敬玄的烦恼-《武唐春》
第(2/3)页
也马上按照李晨的吩咐,紧张地去做准备了。
---------
中书令李敬玄的府邸位于皇城附近的崇仁坊内。
这是一座占地约十亩的院子,只有三进落。作为朝中举足轻重的大臣,李敬玄原本可以置更大的府院,他也有这个财力。但他选择了低调,举家住在这个并不是很大的院子里。
前年,朝廷为表其功,皇后武则天提议奖赏他一座更大的院子,但被李敬玄推拒了。此举非常得武则天的赞赏,也得到了朝中同仁的敬佩,让他长了声望。
这段时间,李敬玄却很烦恼。
朝廷准了尚书左仆射、洮河道行军大总管刘仁轨所奏,让刘仁轨归朝,让他这个中书令去代行洮河道大总管、检校鄯州都督之职。他清楚,这是刘仁轨对他这几年来刻意压制的报复。
他与刘仁轨一直有私怨,而皇后武则天对刘仁轨也不太满意,得武则天赏识而快速提拔的他,很多时候,有意无意针对刘仁轨做点什么,借以压制刘仁轨的权势。刘仁轨一直反对武则天干政,数次上表直谏,惹恼了武则天。但刘仁轨立功非常多,在朝事上又颇有建树,再加上年岁又大了,可以说是朝中最德高望重的老臣,武则天可能、也暂时不敢直接针对刘仁轨做什么。
为了取得声望,她还要在很多场合褒奖、称赞刘仁轨,但许多时候,她却授意李敬玄,针对刘仁轨做点什么。李敬玄当然心知肚明,因此很多时候他在朝事上与刘仁轨针锋相对。刘仁轨在辽东领军时候,许多上表请求的事都被压了下来。刘仁轨去青海,上奏的事也经常被他压下来,或者故意给出与刘仁轨所提相反的意见。因为有武则天做依仗,在针对刘仁轨做这事的时候,李敬玄并没太多担心。
他也清楚,刘仁轨深得帝宠,而他因为得武则天信任,而被皇帝提防。但他也知道,如今朝中权势大部集中在皇后武则天手中,皇帝也是要听皇后的话,皇帝虽然对他有成见,但皇后对他非常倚重,因此李敬玄并不是很担心。更关键的是,李敬玄认为皇帝的身体很差,寿命不会长了。
只是李敬玄怎么都没想到,刘仁轨竟然会来这么一招,以自己年岁已长,吃不消继续呆在青海为由,提出归朝。刘仁轨在上呈朝廷的奏议中,以只有他李敬玄才能完美地解决河西之事为由,向皇帝陈明并情况,举荐他去青海领军。
皇帝李治这时候也落井下石,听从了刘仁轨的举荐,委他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检校鄯州都督,令他掌管青海军务。
李敬玄虽然一力推辞,并以自己不懂军务,却青海领军只会误事,与吐蕃人交战中可能会大败为由推拒,建议皇帝委其他人任此职,但不被允。朝中许多大臣的反对也没阻止皇帝李治下这个决议。
皇帝李治甚至说,如果刘仁轨建议他去青海领军,他也会去的。
皇帝都这样说,皇帝武则天并没强烈反对,他力拒不果,李敬玄最终只能接受,准备去鄯州任职。
李敬玄也清楚武则天的心思,这个女人,希望他在军事上有所建树,对军队的影响力能加强一点,那样更有利于他掌控军队。“唉,为什么会这样?”李敬玄数次悲叹。
他知道自己在军事上的才能有几斤几两,他根本不懂军务,他清楚自己去鄯州领军,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吐蕃来攻,他根本想不出来用什么办法应对。一想到在战场上冲杀,面对强悍的吐蕃人,他就忍不住害怕。他只希望此去鄯州,能平安无事。即使有战事,朝廷也会另派大将来执掌军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