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诗词盛名-《状元风流》
第(3/3)页
“词达春意,诗兴古风,上乘之作。真小才子也。”于是,陈尧咨小才子之名不胫而走,传遍整个州县。
“今日饮宴,陈尧咨可愿意再吟一首,助在座之雅兴。”
柳县令兴趣正浓道。
“蒙大人抬爱,小子愿意为今日之宴执笔一文,为在座助兴。”陈尧咨答道。
“放肆,还不快退下,怎能对大人无礼。”
陈省华出面呵斥。原来古时文人宴会必以文记之,但这执笔写宴文之人,必是才华品行兼备之人。如兰亭宴由王羲之执笔,西山宴由柳宗元执笔。历史上唯一的特例便是王勃,他写赋之初使得阎都督拂袖而去,但诗赋一成,却使阎都督爱不释手。如今陈尧咨欲效仿王勃,岂不是对县令大人不敬,他当然得呵斥。但是陈尧咨这样的二把手,怎么知道这些规矩。
却不知这柳县令本是大人物,也是文满朝堂了,他本名柳开,是大名人,太祖时的进士,是古文文风的倡导之人,诗书双绝的人物,却是清高之人,迁左于此。见陈尧咨才学如此,生起了爱才之意。只见柳县令一愣,随即释然,笑道:
“可是有把握,便可写文一篇。”
陈尧咨哪里知道,他本是修心理学的,不是专业古代文学。所以哪里认识柳开这样的人物。他就认识咏“鹅、鹅、鹅、”的骆宾王。如果他知晓柳开就是古文文学家,打死他也不敢如此。
也算初生牛犊不怕虎,陈尧咨拿起准备好的毛笔,心里开始盘算:“写好饮宴文不容易啊,就是整个文学史上也没有几篇佳作。”想了想,拿起笔,挥墨之下,赵孟?的楷体在长长地宣纸上飞走。
不到一刻,停笔休墨。抹了抹额头的汗水,心里想到:
“这出风头的日子真不好受,以前看电视里,古人文章一蹴而就,现在才知道,为什么收视率低,根本就是在骗人嘛。一篇文章写下来,已是汗流浃背。”
用宽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早有小厮吧文章送到柳县令处。
只见柳县令朗声念道:“
环江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凌云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奔腾之水者,山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凌云者,宴山亭也。作亭者谁?山之仙洞宾也。名之者谁?大人自谓也。大人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比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山肴野蔌,泉香酒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游人乐、群鸟乐,孰乐?宴山亭之乐也。”
“好文,好文,百年佳作,深得古文文风之精髓。好字,好字,深得颜、柳之意境。楷字圆润,中正饱满,却精骨丰富,如行,更如神。真诗书双绝也,才子之名,名副其实也。哈哈哈哈。”
念完这文章,不由得叫出一声,好一篇行文,深得古文之风。
--&网--网;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