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重要-《血海孤狼》
第(3/3)页
“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元首!”邓尼茨上校毫不掩饰自己对希特勒的崇拜。“在以前,柏林到处都是失业工人,街道无比肮脏、人民毫无希望。是元首带给了我们希望,让每个人都懂得作为一个德意志人应该要有自己的尊严”
“我只可惜中国没有希特勒。”李孔荣摇头叹息,仿佛他恨不得是德国人。
“你们的元首”邓尼茨并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他对中国的印象和其他德国人一样:那是一个土匪遍地、落后、贫穷的农业国度,类似不列颠治下的印度,甚至可能连印度也不如,最少印度没有那么多土匪。
“常凯申!”李孔荣说道。“他只是中国名义上的领袖,不过是被国外政府承认而已。”
“那他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类似国社党的政党,然后统一中国?”邓尼茨追问。
“因为他不是贵国元首,他是靠外国人的支持而上台的,而贵国元首是靠德意志人民的支持上台的。”李孔荣简单解释道,“所以他没有力量,并且还非常在乎外国人的看法,可他的理想却是要把所有外国人都赶出去,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他。”
因为之前雷德尔上将解释过中国中央海军实际上只是一支汉萨同盟海军,邓尼茨并不吃惊李孔荣批评自己的领袖,再听说常凯申是依靠外国支持而上台的,他就更不介意此事。他道:“那贵国就像德国魏玛政府时期那样的情况?”
“是的,就像法国人占领鲁尔区一样,日本人占领了我国东北,也就是满洲,并且他们到现在都没有撤军,还在那里扶持了一个傀儡政府,就像法国人一直妄想的莱茵共和国。”李孔荣直言相告。“不可否认优秀民族是应该占领更大的生存空间,但日本人并不比我们优秀。”
“最少日本海军是强大的。”邓尼茨眼睛眨了眨,浅浅的说了一句。
“但他们走错了方向。”李孔荣辩解。“大舰巨炮很快就会退出时代,接替他们的只会是航空母舰和潜艇。几百年来,战争的维度一直在增加,很早以前进攻只是线与线的对抗,但之后的战争很快改变了这一点,战争变成面与面的对抗,可上一次大战开始,战争的维度演进到体与体的对抗,这一点在海军凸显的更加明显。水面军舰的作用正在衰退,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水下运动的潜艇将战争推入了立体三维时代。
日本虽然有不少航空母舰,但他们从来都不把认为他们能替代战列舰,他们也有不少潜艇,但从来都不懂潜艇战。所以我说日本海军的强大只是表面上的,强大无非是学习西方几十年,然后就天真的以为自己可以取代西方,把亚洲建设成皇道乐土,这种东亚梦最终会被现实击的粉碎。”
“少校”邓尼茨从来没想到中国人不但是潜艇战术专家,更是一个战略家,他不自觉的问出一个问题,“那您是怎么看德国的?”
“德国?”李孔荣笑,“德国的命运其实由海洋决定,这是上一次大战就昭示过的。陆地上的胜利再大,如果海洋上失败,那最终也会失败。所以我认为潜艇是德国唯一的希望,特别是研制出新型潜艇,施行更强大也更隐秘的潜艇群殴战术,这点至关重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