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池中之物-《血海孤狼》
第(2/3)页
“下官,下官以为当今的海军力量正在从巨炮转向飞机。长江江道狭窄,若无空军掩护,我军恐怕规避不易。对日战争,我们当以防空为第一要务。”李孔荣道。
“空军可是有一千余架飞机的,日本人飞机母舰能有多少飞机深入内陆作战?”周应聪道。
“空军一千余架飞机?”李孔荣笑。他摇头道:“国府对外宣传的任何事我们都不能相信,甚至很多时候还要反着看。比如它说经济大好,那肯定是经济不好,要不然何必要强调经济大好?咳咳”见陈绍宽瞪了过来,李孔荣赶紧步入正题,他道:“空军最多也就只有三四百架飞机,其他的都是作假,飞机尾号写上一千两千,全是唬人骗军费的面子工程,他们以为有几百架先进飞机就可以一战,实际打起来绝不会是这么回事。
可以判断的是,一旦开战,空军很快就会打光,如果外购飞机补充不足肯定是对外采购不足的,日本人会向各国政府交涉,阻止或延缓飞机对华销售,到时候我们将彻底失去制空权。于长江长江扫荡敌舰也好、防止敌舰沿江西上也好,失去制空权都是致命的。我建议回国后各舰应该大大加强防空火力,还应配备烟雾弹,在何时的上海放烟掩护。”
有北平事变的例子摆在这里,在座几人都在细想他的这番话,特别是陈绍宽,他对一战时期英国水上飞机击沉土耳其军舰之事记忆犹新。想到这里他又不由的愤恨起常凯申来,这个人没几句话是真的,哄哄骗骗,忽悠了闽系好几年。他为何就不想想,当年要不是海军帮着革命军打赢了龙潭之战,南京国民政府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
“宁海是不是能派出去?”周应聪见陈绍宽满脸愤恨,以为他惋惜军舰,因此提出一个他上次没提过的问题。
“我也希望宁海能派出去,可宁海舰的速度太慢了”李孔荣想着宁海被击沉于江阴的结局,沉默了一下忽然改了主意向陈绍宽建议道:“部长,海军协助陆军作战卑职不认为巡洋舰能取多大的作用,宁海、平海两舰十有**会被击沉在长江。”
李孔荣说得陈绍宽脸色越来越难看,可他还是决心冒险进言,他继续道:“如果宁海舰能出长江,而后在海外躲避一年,那和潜艇之间是可以有配合的。不管国府怎么诋毁,最少船还在。”
一说船还在林献炘就盯着陈绍宽,他道:“我不懂飞机,要真像绍盛说的那样,与其沉在长江,还不如沉在大洋。”
“不行!”陈绍宽艰难的摇头,“军政部、监察院诋毁海军已经够多了,真要保船为上,我们怎么面对全国四万万同胞!”
“部长,就一艘!”李孔荣犹自坚持。“宁海号是油煤混烧锅炉,又有舰载水上飞机,虽然头重脚轻,但在出航前,我们可以卸下那些76副炮和一门140主炮,其他不需要的东西也可全数去除。这艘舰出去只用于破交,下官不相信那些人敢再诋毁海军!”
“一艘舰能有何用?”陈绍宽还是不想改主意,“真要论保船,退入长江也是保船。”
“退入长江肯定保不了船!”李孔荣摇头,“长江太过狭军舰避无可避。一旦日军进犯沿江要塞,军舰上不上去打那才会被人诋毁说海军消极避战,可上去肯定会被飞机击沉。与其如此,还不如把军舰开入大洋,如果破不了,那就躲起来,国府要是要人诋毁海军避战,就出来打几艘日本商船显示存在。
我们一艘军舰就牵着日本海军全世界跑,这买卖肯定是值的。就比如上次大战德国的施佩伯爵分舰队,英国人可是花了极大代价才将其击沉。这还得益于英国人遍布全球的情报网,日本人很难像英国人做到这一点。”
李孔荣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把宁海拉出来破交,现在说到这里却全身振奋,他甚至觉得光宁海一艘舰还不够,最少平海也要出去才行,林献炘的观点是对的:沉在长江就不如沉在大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