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浅谈-《明末求生》
第(2/3)页
崇祯初年时明朝财政状况,在崇祯初年,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超过330万两,再加上赋税连年拖欠,实际的收入只不过二百余万两,而支出却达到了五百余万两!为了填补巨大的亏空,寻找更多的军费,朝朝廷几乎年年加辽饷,到了现在,辽饷已增至近600万两,巨大的财政亏空几乎无法弥补!
“大明的税收存在太多的问题,一时半会儿咱们也说不清楚!想要改革阻力也太大了!张居正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只是实行了“一条鞭法”还没触及得益者根本的利益,就被人家挖坟掘墓,挫骨扬灰了!我可没实力去解决这个问题!咱们还是说说另外两点吧!”刘凡略显无奈的说道!
“流寇和建掳就像是凶狠的恶狼不断撕裂帝国的伤口,他们相互配合,只待大明筋疲力尽时,就会扑上来撕碎他!”
“建掳作壁上观,每当流贼穷途末路时,就会越过山海关进入中原劫掠一番!使大明始终不能彻底剿灭流寇!”
“最明显的一次就是,崇祯七年,陈奇瑜升五省总督,总督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军务,调集诸将围击流贼,近乎将流寇围歼于车厢峡,恰逢此时,建掳入上方堡,军分四路攻掠宣、大地区,逼得朝廷不得不把注意力由流寇转向建掳!导致围剿流寇的计划彻底失败,失去了剿灭流寇的最后机会!从此流寇纵横中原几千里再无可制!”刘凡叹息道!
“正是流寇和后金的相互配合,挤压了大明最后的生存空间!’’
“满清何以如此准确的掌握大明的动向?是因为有人给他通风报信啊!”刘凡气愤道
“何人竟敢如此?”崇祯惊怒
“晋商集团的八大家!为后金进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几乎每次后金都把从中原掠夺的金银财物交给他们,然后由他们换成粮食,铁器等后金急需要的物质。几十年前,后金这些通古斯野人还在白山黑水间打猎为生!兵器都不会铸造!没有这些汉奸输送物资,后金何以在短短几十年间崛起,进而成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据后世史料记载,满清道光《万全县志》记载:“八家商人者,皆山右人,明末时以贸易来张家口,曰: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本朝(清朝)龙兴辽左,遣人来口市易,皆此八家主之。定鼎后,承召人都,宴便殿,蒙赐上方服馔。”
再来一段后人的赞许:这八家山西商人于明朝末年即在张家口做满蒙生意。他们不顾明廷封锁边关的禁令,与刚刚崛起的满族后金政权的官民进行频繁的贸易活动,向他们提供各种紧缺物资,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清廷入主中原后,这八家旅蒙晋商受到清世宗雍正帝的接见,“承召入都,宴便殿,蒙赐上方服馔”,并被封为“内务府皇商”,获得特准经营垄断性商业,以及向官府资金借贷等特权,成为声震蒙古草原的大皇商。”
“该死!统统该死!朕这就派锦衣卫缉拿他们!朕要诛他们九族!”崇祯脸色涨红的喊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