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米丹盖尔》


    第(2/3)页

    这让帝**同时对抗两支军队成为可能,并掀起了反击的战斗。

    战场上荣誉和鲜血染红了冉特的土壤,食尸鬼和水鬼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飞舞的断肢和惨叫就像是聚会上的礼花,恐惧的味道在夕阳的余辉下泛滥成灾,这表示开饭了。

    内战最终结束于财力和军力的僵持,留下千疮百孔的家园给百姓去重建。原先统一的帝国,现在分裂而立。

    帝国中有一个远离这一切的地方,坎塔。作为圣城,坎塔由精灵在中古纪元432年建立,被称作群山之坎塔。坐落在北方的欧尔德山脉东侧,群山和凛冬是它的代名词。附近的玛罗姆矿坑是通往图尔的捷径,只是矮人从不喜欢邀请别人进入他们的地洞,不然这里会代替灰白隘口成为冉特的贸易中心。

    “圣城就是庇护城,使能逃到那里的人不至于死,无论血仇还是背叛。亵渎圣城的人,神就离他而去。”根据《埃塔隆法典》的经文,精灵修建了五座圣城,以数字将它们命名(数字在精灵文化中是神圣的)。

    坎塔在解放战争时被人类占领,对比人类焚毁林丕,坎塔精灵的反应十分从容。城市被包围数月,待大部分人类军队赶赴其他战场,精灵在紧张的对峙气氛中把坎塔和平交付给了人类。城中保存完好的艺术品,图书馆成为了人类解放战争中最大的收获。无论是精灵还是人类,都视其为最成功的作战。

    也许是精灵城市中记忆的碎片,坎塔古老的传统也在早期帝国的自由年代被传承下来。

    在帝国民众眼中坎塔又被视为天国在米丹盖尔的影子,帝国中另一个圣城林地之林丕早已在解放战争中焚毁,这让坎塔成为人类唯一的宗教圣地。帝国政府在坎塔任何渎神之行,都会爆发成全国性的动荡,所以官僚和特权的魔掌还尚未撼动这里。

    逃难者和政治-犯不断涌入,坎塔的开发区域早已比最初翻了几番,城市蔓延到了银水河的对岸,屹立的城墙已然成为旅者瞩目留念的景观。学者们聆听着完好的精灵遗迹,追忆着过往的时间。不甘于在法师会效命帝国的法师也会选择来到坎塔,继续他们的工作。

    400年的时间里,坎塔渐渐成为了帝国学术、文化的中心。它包容着不同种族、不同文化,却在矛盾和理解之中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城市的建筑风格也讲述着这些独特的文化,平整屋顶的图尔方塔和楼阁、采用拱顶和飞扶壁的冉特教堂,毫不违和的与充满线条感和空灵感的精灵遗迹、仿精灵建筑融为一体。

    在这里,人们几乎忘记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享受着帝国少有的和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