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叶孤舟-《神龙图录》


    第(2/3)页

    此时已是深冬之际,原本不是潮涌时节,但通天河冬季流水不丰,凌初山下海域刮的又是西风,倒助涨了潮势。

    楚恪知道通天河的入海口,但并不常来,也不清楚涨潮的时间。

    杨隽知道涨潮时间大概在每日子午二时,不过随着上弦月与下弦月微有变化。

    飞奔至海口,尚未见月亮露头,他知道还不到涨潮的时间,便也不急。

    杨隽就在江畔海岸边坐下,调养气息,待觉体力重新充沛之时,便起身,扛着刀往江中去试刀。

    前次自大湾桥落水后,杨隽也曾下狠心要勤练水性,岂知入水后方知,楚恪的水性极好,简直可称浪里一白条。他猜,或许这也是他能从大金河死里逃生的原因之一。

    但杨隽并未因楚恪水性好便就此懈怠,他在灵原仍旧天天下水,习练水性。而灵珂不喜水,只在岸上观看。

    如此三月下来,杨隽也觉自己大有进步,不必凭借楚恪的水性,自己内心再也没有了对水的恐惧。甚至觉得水下逍遥自在,畅快无比。

    自从灵原出来,杨隽已有半个多月不曾下水了,此番下水倒颇有一种熟悉感。唯独有一点不好——肩上的万屠刀太沉了!

    杨隽的一双脚已深深陷入河海交界的浅滩当中,整个人几乎被肩膀上这把重逾三千斤的猪肉刀压进泥沙里。

    杨隽不由庆幸脚下的不是淤泥,而是沙滩,否则早就沉下去了。

    而且,这把刀不仅重,面积也大,足有一平米多。当一计浪头拍打在刀面上的时候,劲力尤其迅猛,毫无防备的杨隽差点顺水漂了出去。

    杨隽猝不及防之下被灌了一大口水,心里已破口大骂,终于还是强忍住,一步步朝江心走去。越往中间走,松软的泥沙就越少,杨隽松了一口气。

    此时虽无大浪,江中海口,河水与海水交汇之处,水流激荡,也足令提着万屠刀的杨隽站立不稳。

    即便现在要站稳脚跟都有点艰难,杨隽却觉这一路远奔是值得的。

    现下已经入夜,月汐未至,河水与海水的交锋却不曾停歇。淡水和海水互有进退,杨隽身处这涌动的洪涛之中,直如沧海里的一叶孤舟,飘摇不定。

    然而,纵然身体浮沉不定,他也始终不曾倾倒翻转,仍然稳稳地立于江心浪中。

    但就这简单的“立足”二字,已耗费了杨隽不少力气。他确保自己不会被浪头卷走之后,才调整姿势,举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