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红袖招里见真章(一)-《锦衣救国》


    第(2/3)页

    跟着便是由鼓、仗鼓、板、龙头笛、金、画角、金钲、小铜号、大铜号等组成的浩大乐队,一百五十多位乐师合奏着铙歌大乐。

    小铜号圆润嘹亮,八管齐奏,以悠扬的旋律歌颂皇帝;大铜号四尺多长,八管同吹,震耳欲聋;四面铜鼓的敲击声比乐曲声传得更远,震得地皮簌簌发颤。

    乐队之后,三百多红衣銮仪校执掌着一百多对卤簿:伞——黄、红、白、青、黑、紫等色的龙纹散花卉散方散圆伞;扇——鲜红、金黄、单龙、双龙、圆形、方形、鸟翅形;各色幡、幢、麾、节、氅,锦绮辉耀。

    各种旗纛在风中招展,灿若云霞;枪、戟、戈、矛、钺、星、卧瓜、立瓜、吾仗,朱红的杆,纯金的头,显示着皇家的富贵和威风。

    浩浩荡荡、绚烂夺目的銮仪,传旨太监双手捧着皇榜,身后十六名抬舆骑尉,头戴豹皮帽,身穿红缎织小葵花长袍,步伐整齐,又稳又快。

    两班举着豹尾枪、佩着弓箭大刀的御前侍卫分列两侧,紧紧护卫。

    再后面,是捧着金香炉、金香盒、金唾壶、金盆、金瓶、金交椅、金杌等物的一大批太监。

    最后,是护军营的禁军。

    辉煌的大队,在徐缓、庄严的乐曲声中静静前进,象一条彩色缤纷的河,向南流动。

    宣武门北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街,总是那么繁忙热闹。因为地处南北城交界,商贾都爱在这里交易买卖。

    只是今天早早就净了街,店铺关门,通衢阒无一人。道路上积雪扫得干干净净,撒上一层细湿黄沙,免得御驾行经时扬起灰尘。

    夏慕刚从南镇抚司回来,还没来得及脱下飞鱼服,就听外面锣鼓喧天。

    紧接着府中大门就被推开了,为首一个扯着公鸭嗓的太监,昂声喝道:“左军都督府镇抚使夏慕接旨——!”

    夏慕瞧了一眼激动的阿桑跟罗克敌,急忙带着两人走出中庭,这可是他第一次接到圣旨,可了不得。

    夏慕急忙跪在地上,双手捧出,大喊道:“臣夏慕接旨。”

    太监张开圣旨,大声宣读起来:“镇抚使夏慕劳苦功高,深得帝心,今北虏犯我边疆,侵我河套。着夏慕恢复京都十二团营,为总督京营戎政,训练新兵,以振精神,为国靖难!”

    夏慕闻言倒抽口冷气,自己干什么?

    自己不过是杀了一个锦衣卫,惩治了一下严邵庭,怎么就成了深得帝心,更怎么就稀里糊涂的成了总督京营戎政,这可是实打实的正四品武将。

    传旨太监见夏慕有些蒙圈,急忙喊道:“夏戎政,还不接旨谢恩!”

    夏慕这才回过神来,急忙叩首谢恩。

    身后一应太监,将总督京营戎政的四品大红鸡补子红丝莽服交到阿桑手中,又将一处三进三出大宅子的房契一并交上,说是总督京营戎政的府邸。

    夏慕正愁没地方住,眼看杨千万就要回京,没想到这节骨眼上,皇帝送来了宅子。

    为首太监又将一应赏赐的绫罗绸缎放下,就冲着夏慕干笑。

    夏慕也干笑,心中却纳闷,你个老梆子送完东西还不走,等着干啥呢?难道等着小爷给你钱呢?

    夏慕还真猜对了,这四九城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若是传旨太监传的喜讯,东翁家怎么也给多少意思意思,这叫普天同乐。

    夏慕看着这老太监发笑,就知道什么意思了,急忙叫来阿桑,拿出了五两银子,交在太监手中,笑道:“有劳公公了!”

    那太监有些蒙圈,瞧着手里五两碎银子,脸皮不自然的抽动了两下,他哪一次传旨不是收个几十两,甚至过百两都有,这新任的总督京营戎政也太抠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