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洗澡-《带着成都回三国》


    第(2/3)页

      在东汉三国时期,这四个字还是严格区别开来的,不过时间易逝,到了现代时,已经没有这么严格的区分了。

      古代不论是洗澡还是洗头,都比较麻烦的,因此古人往往会把头盘起,往脑袋上戴帽子或者裹布,也有隔离尘土,保持头的干净,从而避免有损形象,所以很多影视剧里都有这方面的表现。

      而且在东汉时期,可没有什么洗发水,家境好点的人家会用稍微酵过的淘米水洗头,至于贫困人家,就只能用灰水,也就是草木灰滤的水来洗头,因为草木灰滤水含有碱,能够达到去油的目的,也算是古代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大经验。

      至于洗澡,那就更简单了,达官贵人们能够使用各种名贵香料混在水中,在木桶中沐浴,然后用绢布丝绸擦拭,至于穷苦人家,基本用不起木桶沐浴,所以就只能用清水随意冲洗,并用丝瓜瓤来擦身,以洗去污垢。

      由此可见,在这个时代想要洗个澡,还是很不容易的,至于刘鑫三天没洗澡,也不算什么怪事。

      既然提到了洗澡,那就不得不说说汉代官员的休假制度了。

      汉代官员每五天休沐一次,意思就是每上五天班,就可以放假回家洗澡一次,简单的说就是上班五天休假一天。

      今天这一闲下来,刘鑫也就想起来了这么一回事。

      刘鑫是一个行动派,既然想到了就要立马执行。

      刘鑫从房间中的一个柜子里,翻出了专门从成都市带来的沐浴露与洗头水,以及牙刷牙膏等洗漱用品。

      毕竟刘鑫还是一个非常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既然能有这些洗漱用品,刘鑫可不想尝试淘米水洗头,柳树枝刷牙的感觉。

      不过,刘鑫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自己这个房间可没有沐浴用的木桶,而且也没有二十四小时随时供应的热水,自己这是在着什么急呢?

      其实最令刘鑫感到无语的是,东汉时期澡堂并没有大规模普及,基本上只有皇宫之中才会进行设置,因为《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示人。

      所以就算是黄府,想要洗澡时也得先去通知下人,然后下人会将沐浴用的木桶抬到房间里,然后准备好几大桶热水冷水,以便调节温度。

      于是乎,刘鑫找到一名下人,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不到十分钟,一个长两米,宽一米的大木桶抬进了刘鑫的房间,又过了半个小时,下人才抬进来几桶刚刚烧开的热水,以及用于调节温度的冷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