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青云观-《我无意间创造了一个修真文明》


    第(3/3)页

    大师兄留下一句话匆匆离去。

    皱了皱眉,李道一虽不在意这种怠慢,却也心中有些不舒服。

    道门等级森严,对身份地位极为看重。想想青云观青山真人,已经明悟大道,力争北方道门排名,他这种小道观的观主,自然不会被看在眼中。

    开坛讲道讲究极多,与开坛做法完全不同。

    首先讲到高台需要高三尺六寸九分,长九尺九寸,宽六尺六寸。材质没有特殊要求,青云观的讲坛,就是木质的。

    除此之外,讲坛上分三十六方,需要点燃三十六根蜡烛,上三十六炷香,礼敬上天。

    讲坛上的蒲团也与普通蒲团不同,上绘青天白云,当中是一只仙鹤,周边神龙盘绕。蒲团需要厚三寸三分,直径要一尺九寸。

    正所谓,讲道实属泄露天地之秘,讲到辅助之物,必须要符合天地之数。否则,讲道者难以承受反噬。

    另外,讲道之前,讲道者需要沐浴更衣,拜见列位祖师。

    讲道还没开始,李道一就学到了很多。

    清虚观乃是避世道观,远离红尘,自然不可能有机会让李道一接触这种盛会的机会。

    讲坛前,摆放着近百蒲团,一列九个。

    李道一自然不与青云观弟子争座位,坐在了角落之中。

    也没有人关注他,他也落得清静自在。

    讲坛前,青云观道士一个个盘膝而坐,静静等待,出乎意料的,当所有人坐在蒲团上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说话。

    “嘎咕...”

    忽然,一声呼噜声传来,打破了宁静。

    “会明!”

    一声低喝传来,呼噜声戛然而止。

    一个年轻的小道士,身子一歪,滚在了地上。睁开眼伸手就捶打双腿,长时间盘膝而坐,他的双腿已经麻木不堪,腰酸背痛。

    作为道士,都需要修行静功。就是盘坐,一些年长的道士,可以连续坐几个小时,这个小道士,明显静功不足。

    锤了几下,小道士连忙爬起来,重新坐好。只是小道士会明龇牙咧嘴,显然双腿的麻木没有完全缓解。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青山真人沐浴更衣的时间很长,或者不知道讲道前准备了什么,一直到了黎明时分,手拿拂尘,须发皆白,穿着崭新道袍的青山真人终于出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