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连圣人也敢否定-《大夏状元郎》
第(2/3)页
“就好比大禹治水,既然水往低处流不可逆,那他就因势利导,改变河道,将水引至不会祸害人的地方去,那也是人道对天道的利用。
“又好比墨家发明的水车,利用工具将水引至高处,来灌溉农田,以让咱们人生活得更好,那也是人道对天道的利用。”
他又一连举了几个极为有名的例子。
对于这几个例子,不管是诸糅真人,还是已反应过来的阮留之,都无从辩驳,只有认可的份。
但他们有所不解的是:为什么要举这些例子?
“很好奇我为啥要举这些例子对吗?”
郑经似乎能看透他们的想法,接着又说道:“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天道不可违,但却是可以利用的,这就是人之道存在的重要意义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人生存得更好。”
说完后,他停顿了片刻。
“我可以肯定地说,不管是圣人之道,还是俗人之道,抑或是儒家的安身立命之道,或者是道家的无为之道,还是墨家的机关之道……
“任何人之道,其道存在的本意,都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更长久。
“区别在于,圣人之道利大家,利天下,而俗人之道利己。”
最为震撼的来了。
人之道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人活得更好更长久?
区别只是在于是利己还是利天下?
诸糅真人和阮留之一下又听懵了。
而郑经却没有理会这么多,又说道:“所以你刚才所说的这一句,其实是不准确的,假如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那只能说明这人道是俗人之道,而非圣人之道,若是圣人之道,一定会学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最终的答案来了。
轰的一声,诸糅真人和阮留之差点就被震得摊倒在地。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损不足而补有余”,这可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最为经典的一句啊,这家伙竟然说这一句不准确?
你怎么不直接说圣人错了?
“你的意思是说,圣人的这一句错了?”
负责唱黑脸的阮留之弱弱地问道。
虽是质疑,但却不敢太大声。
郑经回道:“圣人说的一定是对的吗?我只能说,圣人也是人,也会存在理解不到位,以偏概全的可能。留之先生若是觉得我说错了,可以直接指出来。”
阮留之:“……”
我哪里能指得出来你哪里说错了?
李圣人创作《道德经》,不就是为了通过它来论述道和德,来给世人讲述自然的规律及人世间的道理,告诫大家天道不可违,人道不可坏,坏了将祸患无穷吗?
若是由他来定人之道,又岂会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么一理解,确实是圣人的那一句说得不够准确,他所描述的人道只是俗人之道而非圣人之道啊!
唉,没法反驳和质疑啊!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