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关于内涵文的祥瑞“玉兔”-《KOF的遥想》
第(3/3)页
如果你一定要坚持这么作,那么就应该作一些简短的修饰,使之成为如下的样子:“托马斯艾略特说:你们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好吃不过饺子……”很多挟洋自重的作者很喜欢用这样的手段,借外国人之口来说一些古怪的中国谚语――这些“外国人”的国籍不是日本人就是美国人,他们通常以中国通的形象出现。
但我必须指出,这就落了下乘。内涵文的精髓就在于不依附于任何人,你可以引用名人的话,但不可以让人感觉到你很重视这些话。
你也许觉得,即使记这么多人名也是一件麻烦事,那么还另外有一个偷懒的方式。
这是几个固定的句式:“有一位著名的xxx曾经说过……”、“记不得哪一位大师曾经说过……”、“很久以前我记得……”不需要任何精确的人名,在语言力度上也许不及,但会营造出一种温馨闲散的诗意。
如果你连这一点不愿意,还有最后一个办法,就是讲一个小故事。寓言故事往往最能折射出人生哲理,而且那些不幸的动物就象是手里的橡皮泥,可以任意捏出各种形状。
同样是两只蚂蚁啃骨头,一只走掉了,一只还在啃,视情况需要我们可以发挥成“坚韧之心对成功至关重要”或者“懂得放弃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这跟蚂蚁其实毫无关联。事实上你可以从任何动物行为发挥出任何人生的哲理,反正动物们不会告你,比名人更加安全。
比较著名的是荆棘鸟。这种不幸的鸟类一直被人类大力赞叹。它一生都在不停地寻找荆棘树。当它找到以后,就把自己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和着血和泪放声歌唱。一曲终了,荆棘鸟终于气竭命陨,以身殉歌,以一种惨烈的悲壮塑造了美丽的永恒,给人们留下一段悲怆的谜。(以上引自百度百科)我虽然读书少,却也知道这一定跟美学无关,荆棘鸟不是梵高,不会为了创造艺术而自杀――但读者会喜欢这些,尤其是缺少这种勇气的人。
这一点《读者》可以说作的最为出色。每一期读者都会至少有一个豆腐块小品文涉及到动物,并把它的行为特点引申到人类社会。
最后要说的是,内涵文的开头一定要有一种居高临下、从容不迫的气质。尽量不用长句子,尽量不用结论性语气,多用破折号,多用语气助词和闲聊的废话。比如“我要说的是”、“你看,如前面所言”、“我必须指出”。这种貌似谦逊的语气实际上正反应出了你的从容和自视不凡。
如你所见,这篇内涵文教程本身也是一篇内涵文,不过因为太过直白和坦率而丧失了本身的味道,这也是教学所必须要承受的损失。
当你能够明白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就已经可以写内涵文。不必恐慌,佛性、断背山和内涵是每个人心中都会存在的东西。
这篇虽然叫《内涵文开头写作指南》,其实已经足够完整。
因为内涵文通常只有开头,放在中间的开头和放在结尾的开头,他们其实都是一回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