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辈子”三个字-《太平公主》


    第(2/3)页

    她问上官婉儿,上官婉儿说:“卑臣只会拟诏。”

    太平公主想了想,拿出个办法,问道:“狄公以为如何?”

    狄仁杰却说:“去兴泰宫请示皇上,请她圣裁。”

    她问上官婉儿:“你说呢?”

    上官婉儿答道:“狄相国所言极是。”

    圈子就这么绕了又绕,绕得很圆,但太平公主感到玩不转。

    她感到狄仁杰很难对付,要是有这个权,她非罢了他的官不可。可是在他面前,重话都不能说,连母皇都让着他,早朝也不让他跪拜。有次他随母皇出游,风把帽子吹下马,母皇命太子旦捡起来给他恭敬戴上。那年为防突厥犯边,任命狄人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母皇亲自为他送行至城外。这种破例的规格朝中大臣没人能享受到。母皇如此看重的人,谁敢动他!

    国事玩不转,家事她倒玩得滴溜圆。

    一两年间,更为豪华的皇太公主府修好了,田庄、房舍、领地,成倍地扩大。她还公开卖官,按职级定价,搜刮的金银钱财,珍宝器玩无可数计。

    转得最快最圆的还是她情爱生活的那一环。

    府里虽有柳三等一批小厮陪伴,但远远不够。她把母皇走后几近瘫痪的奉宸府重新恢复运转,在里面物色了貌似张昌宗的书生宗云,并把他带回公主府。她又恋上了张昌宗的弟弟张昌仪,情热之际,把他提拔为洛阳令,完全把驸马爷武攸暨凉在一边。

    论年纪,武攸暨较太平公主略小,但因他酒色无度,精力衰竭,骨瘦如柴,形同骷髅,太平公主对他兴趣全无,视之如碍眼的破笤帚,加之太平公主与张昌仪、宗云和柳三等出双入对,形影不离,甚至白日宣淫,全不把他放在眼里,恨得他咬牙切齿,却一筹莫展。气伤肝,怒损脾,武攸暨为此百病生,身体更加衰弱。而公主府上虽然丫环、使女、家丁、侍从多如牛毛,哪一个不看皇太公主眼色行事?都视他为多余;就是他的儿女,也在母亲教唆下,把他当作路人。

    连气加病,驸马爷一病不起。不久,便满怀一腔愤恨,撒手而去了。

    武攸暨死后,太平公主草草办了丧事,从此再无一点约束,随心所欲地在情海爱河中放浪。她身为皇太公主,又掌监国大权,她的任何要求,都可以轻易得到满足。然而,最后她发觉,最难忘却的还是张昌宗、张易之两弟兄。特别是张昌宗,他那洁白细滑的肌体,他那令人销魂的眼神,他那如兰似桂的气息……叫她怎么也摆脱不了。她好想见到他,向他献上一份他梦寐以求的至尊至贵的礼物,让他高兴。

    这天传来女皇龙体欠安的消息,太平公主立刻赶到兴泰官。恰恰母皇刚刚入睡,张昌宗把她接住。因碍于人多眼杂,母皇又睡在里屋,二人只有眉目传情,表达相互的思恋之意。两人作了意味深长的交谈。

    “圣上病体究竟如何?”太平公主问。

    “御医说了,主要是气血不足,老年人常有的病,不关事。”

    “不关事就好。只是她老人家已快八十,还望你尽心伺候,让圣体早日康复。只是,你自己也要保重身子……”太平公主说着,向张昌宗投去深情的一瞥。

    “谢皇太公主的关怀,我一定为您保重好身体,将来伺候您一辈子。”

    太平公主听了这话,如喝口蜜糖,一直甜到心里,忍不住把手伸过去,紧紧压住张昌宗的手。

    “我还给你带来一份礼物。”太平公主小声说。

    “什么礼物?”张昌宗使劲握住她的手问。

    “是……”

    “外面,是谁在讲话呀?”里屋传来武则天的问话。

    二人慌忙松开手。太平公主急步走进里屋,跪在母亲床前,说道:“是儿臣前来看望母皇。”

    武则天在迷迷糊糊中听有人讲话,一听便知是太平公主与张昌宗,因隔得较远,只听张昌宗说了“一辈子”三字,其它再也听不清。她觉得这话中似乎有话,便使全力问一声,打断他们的交谈。她见太平公主跪在床前,说道:“我的儿,好久没见到你了,好想,快把手伸过来让娘摸摸。怎么?你的手这么冷?”

    太平公主把刚伸出的手又缩了回来说:“刚从外面来,外面风大着哩。”

    “啊!新公主府修造好了吗?”母皇问。

    “修好了,只是翻修了一下。”虽说天气有些凉,太平公主额头上却在冒汗。

    “听说规模很大哩。不要过分铺张才是。”

    “是,陛下。”

    “朝内有什么事吗?”武则天转了话头。

    “启奏母皇,大臣上表称,张昌宗督造兴泰宫有功,请封他为王。儿臣与相王哥哥十分赞同。儿臣此次来给母亲请安,就便请母亲下旨。”

    这话正说到武则天心上,这一向她对张昌宗很是满意,正想着怎么奖赏他哩。不过,当她正要开口表示同意时,突然觉得不对劲,太平公主这丫头看起来是在讨好我,实际却在讨好张昌宗,要是我不同意,他不怪我?这鬼丫头也太有心计了。想想后她说道:

    “张昌宗对朕尽心尽力,一片忠诚,该奖该奖,只是,封王于制度不符,朕意赐爵邺国公是了。”

    太平公主立即附和说:“还是母皇想的周到。张昌宗,还不快谢过皇上。”

    张昌宗快走两步跪下:“谢皇上隆恩。”

    “不必谢了,起来吧。”武则天说罢问太平公主:“朝廷还有什么大事吗?”

    “没有什么大事,请圣上放心。”太平公主回道。

    “虽说没什么大事,朝廷上没人,朕也不放心。你吃完饭就赶回去吧。”

    太平公主本想住一晚,再找机会与张昌宗、张易之相会,听母皇这么一说,只有应道:“是,母皇,儿臣吃罢饭就走。”

    在回洛阳的马车上,太平公主觉得车子抖得特别厉害;从车窗向外看,一望无际的原野,灰灰蒙蒙的,没有一点色彩。就像她的心情一样。

    在软塌塌、暖乎乎的龙床上躺着的女皇武则天,今晚又失眠,先想一阵太平公主提出给张昌宗封王的动机,再想张昌宗说那“一辈子”三个字的含义。她不敢肯定他们倒底指的什么,但从太平公主脸发红、手发凉,从张昌宗举止有些失措的情形看,可以肯定这话与我有关,而且不是什么好话。是的,她是自己亲生的女儿,难道太子弘、太子贤、太子哲不是吗?他们可是对我怀着二心啊。越想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她长长地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快八十岁了,对一个皇帝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年龄啊!”不过她不悲观。自从学了张易之的采补之术后,她的身体、她的精神,都明显增进。她认为至少她还可以再活十年,但是张易之说,他保证皇上至少能活到一百岁,说不定还多。她想,我既然能创造一个女人当皇帝的奇迹,也能够创造一个长寿的奇迹。只要我活着,只要我在龙椅上坐着,我就不允许丝毫的背叛,不论你是谁,都不允许!

    刚回到洛阳,太平公主就碰上一件棘手的事:突厥默啜可汗派来和亲使团,要招太子旦为驸马。

    突厥默啜可汗自恃兵力强盛,常兴兵犯边,朝廷派大军征讨,他便跑到草原深处,无影无踪;大军一撤,他又跟踪而至,侵扰边境,抢掠财物。有时,还伺机攻城掠地,造成许多伤亡。特别是他们往往与契丹等配合,对中原威胁更大。

    武则天圣历元年,突厥默啜可汗派和亲使到东都洛阳,要把可汗之女嫁给皇太子旦,要他去突厥迎亲。

    这可是个大事情,怎么办?

    太平公主把大臣召来商议,她首先问狄仁杰:“狄公,你看此事怎么办好?”

    “此乃大事,老臣拿不准,请皇太公主定夺。”狄仁杰一脚把球踢回去。

    “你的意见呢?”太平公主望着上官婉儿。

    “此等大事,小臣拿不出主见。”

    “在座诸位大臣,有什么主意,请讲。”太平公主有些气恼,但又不好发作,只有把企求的目光转而对着其他大臣。

    大臣们沉默着,眼睛看着脚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