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辈子”三个字-《太平公主》


    第(3/3)页

    看大家半天不说话,太平公主心里想,你们不外乎是瞧不起我,认为我拿不出主意,那你们听着。只听她清了清嗓子,慢条斯理地说道:“我看那默啜可汗用心险恶,他们是想把皇太子骗去,然后打着他的旗号,搞灭周兴唐的阴谋。因此,我认为皇太子绝对不能去。但是,默啜派人来和亲,主动与我们交好,如果不答应,他们就会以此为借口惹事。所以,还得想个妥善的办法来应付他们。”

    太平公主刚讲完,许多大臣纷纷发言,说公主判断准确,不愧为监国,是圣神皇帝陛下慧眼识英,有其母必有其女,实在是我大周朝的幸事……

    但在谈到采取什么办法去应付时,大家又沉默了。

    良久,内史杨再思向太平公主深深一揖后说:“皇太公主对默啜可汗之诡计,一语道破,见解高妙,不以皇太子和亲,决断英明;然如若拒绝,默啜必将以此为兴兵理由,乱我边庭,故应以计谋对之。依臣愚见,莫如找一与皇太子长像相同者,冒充皇太子去和亲,岂不两全?妥否,请皇太公主定夺。”

    这杨再思是有名的谀臣,专干见风使舵,吹牛拍马,讨好卖乖的勾当。因此左补阙戴令言写了篇《两脚狐赋》专门讽刺他。

    这时凤阁舍人张柬之忍不住了,他瞟了一眼杨再思,问:“杨内史,下官才识学浅,从未听说自古以来有中国亲王娶夷狄女为妻者。请大人指教。”

    太平公主听出张柬之的话明是奚落杨再思,实是反对自己,她正要开口说话,杨再思却说了:

    “张大人此言差矣,自古以来有没有中国亲王娶夷狄女为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臣下要谨记皇上的教诲,说话行事要以皇上的旨意为准。昔日默啜上表要土地财物并提出和亲要求时,皇上曾召大臣商议,臣面奏‘欲取姑予’之策,皇上立即准奏。适才皇太公主对默啜险恶用心的分析和采取的对策,透辟之至,英明无比,与皇上早先的旨意一样……”

    几句奉承话一说,太平公主不免有点晕晕乎乎,又听说这个想法早就得到过母亲的同意,她再没细想杨再思的建议有什么不妥,只觉得这个办法有趣,很有点刺激性,便表态说:“杨内史之见亦合我意,不妨一试。”但她觉得还是听听狄仁杰的意见为好,他是首席宰相,便转过头来问道:“狄公以为如何?”

    狄仁杰一直没发言,他也不准备发言,但公主问起来了,便说:“公主所言极是,只是张大人的话也有道理,至于杨内史的办法嘛,下官以为应向皇上奏明,方好行事。”

    太平公主一听,又是向皇上奏明,心里就有些不高兴。只要不是皇太子去,也就算不了什么大事。我皇太公主这点事都做不了主,还监什么国?便说:“此事很急,突厥和亲代表等着回话,再耽误下去,恐有变化。现在就这么定下来,皇上那里,由我去奏报。今日就把人选定了,明天就送他们走路。”

    狄仁杰只有暗暗发笑。

    一切由太平公主决定:派武承嗣的儿子、淮阴王武延秀冒充皇太子旦去突厥成亲,娶默啜女儿为妻。令春官尚书阎知微等带上黄金万两,绵缎万尺,以及各种礼品,陪武延秀同行。

    到了突厥,默啜先把阎知微召来,看了礼单,收了礼品后,脸一变说:“你现在有两条路可走:你把你们这次和亲的内幕说出来,我可以让你在这里当南面可汗,享不完的荣华富贵;你要是不说,你就不要想活着回去!”

    阎知微听了,吓得面色如上,忙跪下求饶命,便将如何以武延秀冒充皇太子旦等情由,一一讲了出来。

    默啜也不食言,让阎知微当了可汗,将武延秀拘押起来,然后写一封责问信,交人带给武则天。信上说,我可汗贵女,当嫁太子,武氏乃小姓,门户不相当,“罔冒为婚”,休想成亲;而且所送礼品中,锦缎全是假货,金银都是劣等品,谷种全都是蒸过了的,种下也不发芽。最后说,要兴兵攻打河北,并南下勤王,反周为唐等等。

    看得太平公主大汗淋漓,看得武则天七窍生烟,她决定,立即下山回朝,免了太平公主的监国,连夜召集众大臣商量对策。

    一切都在狄仁杰的意料之中。

    其实,武则天要免去太平公主的监国是老早就决定的了,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事情的起因就在那天她病中听到“一辈子”三个字。

    第二天,武则天龙体康复,精神焕发,吃过早饭,便乘玉辇去御云殿接受朝拜。

    女皇驾临兴泰宫本以玩乐休养为主,带了一大批专门伺候保卫她的宫女太监卫队和男妃。每天,这些人都要去兴泰宫正殿御云殿,向皇上跪拜请安,聆听她的教谕。如果她有事有病不来,大伙站一阵各自散去。今天,武则天小恙初愈,一则因几日未上朝,心里想着那把龙椅;再则,她要借这个庄严的地方,以便问清那件事。

    臣僚、卫队、太监、宫女们依次朝拜,山呼万岁,恭请圣安后,武则天一挥手,叫一声“散”,专留张昌宗在殿上,近前只有一两个心腹太监。

    张昌宗站在一旁,不知何事,但偷眼一看武则天板着脸,便知道情况不妙。

    武则天咳了两声,慢吞吞地拖着腔问道:“张昌宗,你把那天‘一辈子’三个字解释一下。”

    张宗昌腿一软便跪下了。怪不得这两天眼皮跳,原来是这件事。但他心想,那天说话声音很低,她哪会听见?只是,有个宫女从门前走过,难道……他还没理出个头绪,武则天又问了:“俗话说,墙有风,壁有耳,何况,我也听得清楚……”

    “是说了,我说伺候陛下一辈子……”

    “你再想想,是说伺候朕,还是她?”武则天的语气很严厉。不计其数的人就在她严厉的语气下丧了命。

    “是陛下,还有她……”在紧张与恐怖中,张昌宗说漏了嘴。说完,他后悔不迭,恨不得掌自己的嘴。

    “那你就把如何伺候朕,如何伺候她,从实说来。”

    这圈子怎么挽也挽不圆了。在武则天闪着凶光的双目逼视下,张昌宗只有直说了。

    说完,张昌宗心想这下完了,从此失宠,撵出宫门,收监,发配,甚至……他不敢想下去。

    可是,出乎他的意料,武则天不但没有生气,反倒口气柔和地问:

    “你说,是你伺候她一辈好,还是她伺候你一辈子好?”

    张昌宗迷惑了。他不懂:“小臣愚蠢,不懂陛下的意思。”

    “话说明了,也就没有意思了。你是个聪明人,你自己细细想吧。”

    “臣遵旨。”张昌宗还没懂,只有这样回答了。

    “好,你起来,快扶我回寝宫。”

    张昌宗急忙上前,双手扶圣神皇帝殿下。

    武则天十分伤心,她没想到自己疼爱的女儿心眼这么坏,巴望母亲早死,她好早登王位;她更没有想到女儿连母亲的情人都要接过去……想到这里,心底陡然升起一种莫名的恐怖,她不是在走高宗的老路吗?这难道就叫报应?但是,她绝不能让这个报应落在自己头上。于是,她彻底修改了原来的计划。

    她把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

    免了太平公主监国之后,她把太平公主召进宫对她说:

    “你看你,捅了多大个漏子。只免了你的监国,其他就不追究了。”

    “谢母皇开恩。”太平公主哽咽着声音说。

    “我原打算你先监国,然后顺理成章……可是……”

    “母亲,您的心意我知道,儿臣有负于陛下……”太平公主两肩耸动着,似在抽泣。

    “你看,由于你一着失误,引起突厥默啜可汗借口勤王,发兵犯境,连破我十几座州城,说要兴唐灭周。这一着很有煽动性,我实在没法,只得接受狄仁杰的建议,把庐陵王召回京都,立他为太子,并任命他为河北道元帅,领兵征讨突厥……”

    “母皇英明,儿臣该死。”太平公主说着,一头便扎进母亲怀里。

    武则天抚摩着女儿的头发,深情地问:“我的儿,你感到委屈了么?”

    太平公主没有回答。

    她已经泣不成声了。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